拯救"皮了"的食物:破解食材保鲜难题的实用指南
【本报记者讯】近日,"食物皮了"这一现象引发广泛关注。从蔫软的蔬菜到发皱的水果,再到风干的熟食,如何抢救这些"濒危"食材成为厨房里的热门话题。专家指出,"皮了"多因失水或氧化导致,但通过科学手段,多数食物都能重获新生。
蔬菜类:黄瓜、胡萝卜等根茎类"皮了",可切块后浸泡冰水1小时,细胞重新吸水后能恢复脆嫩;绿叶菜则建议用湿厨房纸包裹冷藏,或焯水后冷冻保存。
水果类:苹果、梨等轻微皱皮的,可削皮后制作果酱或烘焙;柑橘类剥开后淋少许蜂蜜,微波加热10秒,瞬间变身甜品。
干货与熟食:风干的馒头、面包喷水复烤3分钟即可酥软;卤味表面变硬时,加料酒、葱姜蒸10分钟,风味如初。
业内人士提醒,预防胜于补救:使用真空保鲜盒、合理控制冰箱湿度(蔬菜保持在90%,肉类在75%左右)能显著延长保鲜期。
(完)
【小贴士】"食物银行"志愿者建议:将轻微变质的食材制成堆肥,践行环保理念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