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职场观察】"微笑服务"成困扰 专家支招化解"假笑危机"
近日,记者走访多家服务型企业发现,随着"微笑服务"标准的推行,超六成一线员工坦言遭遇"假笑困境"。某银行柜员小李向记者透露:"每天要说300多次'您好',保持8小时职业微笑,下班后脸部肌肉都僵硬了。"
心理学专家王教授指出,这种"职业性假笑"易引发情绪耗竭,建议采用"三秒呼吸法":在接待间隙深呼吸3秒,让笑容自然浮现。某五星酒店则推出"微笑升级计划",通过情景模拟训练,帮助员工培养真诚服务心态。
"其实客户要的不是标准化笑容,而是被尊重的感觉。"资深服务培训师张敏介绍,适度点头、眼神交流等"微表情"有时比刻意微笑更有效。目前杭州、成都等地部分企业已开始试点"人性化服务标准",用更灵活的礼仪规范替代刻板微笑要求。
(本报记者 陈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