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"我不想做投放运营了":抖音从业者的另类突围》
"从去年三月开始,我已经连续15个月没在凌晨两点前睡过觉了。"95后抖音运营小林(化名)道出了这个行业的常态。在杭州某MCN机构任职期间,她每月管理着超300万的投放预算,却在自己的体检报告上收获了4项异常指标。
记者调查发现,像小林这样对抖音投放运营产生职业倦怠的年轻人不在少数。据行业报告显示,2024年有27.6%的短视频运营从业者考虑转行,其中"机械性重复"和"数据焦虑"成为最主要原因。
令人意外的是,这种"不想做"的困境反而催生出一批转型成功的案例。前抖音投手张铭转型做个人IP孵化顾问后收入翻了三倍,"我把投放经验打包成知识产品,反而找到了更可持续的商业模式"。
业内专家指出,短视频行业正在经历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的转型期,"当流量红利见顶,更需要对从业者进行职业路径的多元化设计"。这场关于"不想做"的思考,也许正酝酿着内容产业新一轮的升级契机。(完)